中国文旅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随疾控人员一起捉蜱虫捕蝇蚊

随着气温升高,病媒生物活跃期到来,为保证市民与游客的健康安全,7月27日,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媒科和景区分中心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

在哪里捕捉?如何捕捉?如何监测?记者跟随疾控人员,现场亲身体验对蜱虫、蝇蚊的捕捉和监测。


(资料图)

探访时间:上午9点 记者在草丛白旗上寻找蜱虫

7月27日9点,在平山堂东路景区附近,记者跟随疾控专业监测人员来到蜱虫监测点。当时室外气温已超过30℃,监测点选在景区门外的草丛。

“越是这种生态环境,人为建筑少的地方,可能就会发现蜱虫。”市疾控中心消媒科科长许培告诉记者,夏天是蜱虫的活动频繁期,也是监测其活动的好时机。

橡胶手套、镊子、标本管,最重要的是一面特制的白布旗,每个监测人员拿好了自己的工具,记者与监测人员一起套上鞋套,做好防护,开始监测。

三名监测人员将白布贴着地面草丛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每步行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检查白布上有没有蜱虫。

记者也一同在草地里认真寻找。

“找到一只!”监测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白布。在他的指示下,记者仔细观察了好一会,才看到一只黑色小虫子在白布上爬来爬去。蜱虫体积非常小,如果不是在白布上,记者很难发现和辨认。

“我们采用的是布旗法,对野外蜱虫进行监测。”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首席专家、应急办主任医师罗直智详细介绍,没有吸血的蜱虫,比芝麻粒还要小,所以要看得非常仔细,在白布上相对容易辨认。

记者了解到,这种布旗是一种特殊材料的布,在拖行时,蜱虫很容易就粘到布上。

“找到蜱虫后就要赶紧把它装进试管。”监测人员用镊子小心地将蜱虫捡起装入管内,立即旋紧管盖,并做好编号。

随后,监测人员都陆续在白布上发现了蜱虫的身影,并用镊子将蜱虫夹起,小心翼翼地放进试管内。记者才跟随他们监测半小时,汗水已经湿了头发,步伐也随之缓慢。但捕捉蜱虫的专业监测人员动作始终迅捷且精准,他们默契配合,快速捕捉并记录每一只蜱虫,以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蜱虫密度将根据白布覆盖面积与捕捉到的蜱虫数进行测量计算。因为所有环节都是由人工操做,捕集蜱虫的工作尤为艰辛。在夏天高温天气里,保持耐心与细心在监测活动中显得尤为可贵。

探访时间:上午10点半 制作诱饵捕捉苍蝇

室外气温逐渐升高,监测队员的身影并没有停歇。记者跟随另外一队进行苍蝇的监测工作。

记者跟着监测人员开始调制诱蝇药剂。诱饵由糖、醋、水根据1:1:1的比例调和而成,放置在盘状的容器中,以吸引苍蝇。诱蝇药剂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渐渐吸引周围的苍蝇。上置筒状的诱蝇笼,以阻止苍蝇逃脱,这些诱蝇笼设计精巧,既能吸引苍蝇,又能让它们无法再飞出。

记者跟随监测人员爬上台阶穿过景区,将诱蝇笼分别放置在草丛、树下等野外环境中。阳光强烈,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记者衣服早已被汗湿透。监测人员对这样的工作强度早已习以为常。

“放置好了,只是监测的开始,过24小时以后要再来这里回收诱蝇笼,再对苍蝇数量进行监测和密度的计算。”许培介绍。

探访时间:晚上8点 模拟人类活动诱捕蚊虫

随着天色已暗,记者跟随监测人员进入景区,在平时游客聚集较多的地点放置诱蚊灯以及二氧化碳气瓶。

黑暗中,诱蚊灯发出的柔和光线,记者看到,不一会,就有蚊子被诱蚊灯所吸引围绕着诱蚊灯盘旋。

“库蚊对光线敏感,诱蚊灯用来捕捉库蚊。”监测人员放置了两台诱蚊灯后,又打开了二氧化碳气瓶,并进行撒料。记者顿时闻到一股“汗臭味”。

“伊蚊对人体气味敏感,气瓶能够散发二氧化碳气体模拟人类呼吸,以及诱饵模拟的是人体汗臭味,用来捕捉伊蚊。”许培介绍,这些监测工具布置妥当后,要经过12小时后回收到实验室,对捕捉的蚊子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

在布点过程中,记者已被好几个蚊子“围攻”,然而疾控监测人员每个月都要对蚊虫进行监测,对蚊虫的叮咬都习以为常。

监测结果 蜱虫密度处于安全水平

通过一天的探访,记者跟随疾控人员才完成病媒生物监测的一小部分工作。“苍蝇和蚊子需要过24小时和12小时候才能算出密度,但是蜱虫经过今天的监测,我们算出了每百米白旗蜱虫相对密度0.6,属于安全水平。”许培介绍,此次监测全部完成后,如果密度与同期水平相当或者低于同期水平,就不需要进行相关措施,如果密度监测出异常升高,后续将采取物理或化学的灭蚊措施。

记者了解到,我市从4月起就开始对蜱虫进行监测。“我们的检测将持续6个月,覆盖6个县(市、区)、功能区的各个类型公园。”许培介绍,监测蜱虫的种类、密度以及分布状况,为我市病媒生物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同时,市疾控专家也提醒市民,外出应注意个人卫生,到公园、野外出游时尽量穿浅色衣裤,喷驱避剂,减少与病媒生物的接触。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